ad

云计算加速向金融行业渗透步伐(云计算技术如何促进金融混业经营)

匿名投稿 312 2024-01-03

2018年,云服务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。其中金融机构的云服务更是重头戏,这与金融机构上云的迫切需求相干。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,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业信息化要求的提高,云计算逐渐向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加速渗透。

  《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“1035”发展计划》提出,拓展云服务的利用领域,鼓励发展业务系统、技术测试、信息安全等云服务,探索基于“云”构造风控、征信、反洗钱等行业公共服务利用,提升金融服务和监管能力。

  至今为止金融机构主要将渠道服务、内部支持、客户服务、管理信息等非关键系统上云,关键系统上云仍面对系统架构、安全性等问题。同时包括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、金融科技公司等公司正在加大金融云服务。

云计算加速向金融行业渗透步伐(云计算技术如何促进金融混业经营)

  针对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2018年的调查数据,至今为止我国41.18%的金融机构已利用云计算技术,46.80%的金融机构计划利用云计算技术,已或计划利用云计算的金融机构共占比87.98%。中国金融机构的上云已获得一定成绩,不久的将来仍将保持积极状态。

  其中,在已使用云计算技术的金融机构中,近7成自建私有云搭建云平台,另外还有近两成采购由专业金融行业云服务商提供的行业云服务,而使用公有云的金融机构只占一成。

  具体而言,范围较大、技术实力较强的大型金融机构大多采取私有云模式,经过合作研发或技术外包方式完成私有云平台建设。中小金融机构由于本身技术实力偏弱、人材储备不足、资金投入有限等缘由,更偏向于选择专为金融机构服务的行业云模式,以同时满足监管合规和本钱控制的需求。

  至今为止,已有多家商业银行依托各自旗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展开金融云服务。比如有银行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,依托该银行“银银平台”输出业务,已为200多家中小银行提供以关键系统为主的银行信息系统云服务。

  金融科技公司多在大数据分析、精准营销、客户服务等方面普遍利用云计算技术,并逐渐推动云计算技术在信贷风控、支付清算等部份关键业务环节的利用。

  云计算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典型利用场景包括银行IT运营管理、银行金融服务生态圈构造、证券客户端行情查询、证券交易量峰值分配、保险个性化定价、保险产品上线销售、网贷平台网络安全管理及支付清算等。多借力于云计算的计算、存储、网络等关键能力,打造底层技术支持和运营生态圈层。

  以搭建开放型底层平台为例,随着线上线下融会程度加深,单一金融产品已没法充分满足不同场景下客户多元化、差异化的金融需求。某银行经过打造云开放平台,可以给合作火伴提供2维码支付、缴费、生活等数10个开放接口,构造了一站式、个性化、场景化的金融服务生态圈。

 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,许多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被发掘出来,这部份业务具有单笔收益低、交易笔数多、产品迭代快、范围增长快等特点,利用云计算技术可减少装备配置升级所需时间、资金本钱。

  总而言之,云平台能够整合各业务条线所需的基础组件,在减少重复开发的同时,也有助于平台一致管理业务系统,实现“一次构造,处处运行”。

  云计算技术为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利用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持,其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会是互联网时期下的必定选择。展望不久的将来,云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利用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提升,各类领先金融从业主体将加大云计算技术投入并赋能小机构。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也正发力云计算领域,共同赋能中小金融机构,推动其业务系统上云。

  新新金融科技企业搭载云计算将为客户提供更低本钱、更高效率的服务模式。传统金融机构将根据本身技术实力,探索从辅助性业务系统上云向关键系统上云转变,从单一私有云向私有云为基础、行业云和公有云为补充的转变。


免责声明:
本网址(www.yingxiongyun.com)发布的材料主要源于独立创作和网友匿名投稿。此处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之用。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且可信的信息,但不对材料的完整性或真实性作出任何保证。用户应自行验证相关信息的正确性,并对其决策承担全部责任。对于由于信息的错误、不准确或遗漏所造成的任何损失,本网址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本网站所展示的所有内容,如文字、图像、标志、音频、视频、软件和程序等的版权均属于原创作者。

如果任何组织或个人认为网站内容可能侵犯其知识产权,或包含不准确之处,请即刻联系我们进行相应处理。

上一篇:异地备份堆栈如何抵抗云备份?(异地备份堆栈如何抵抗云备份的)
下一篇: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:市场渗透率将首次创新10%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

×